立秋要「少辛增酸」? |5種立秋保健食物首選 | GOODEAL 早早鳥 - Grab Your Coupons & Discounts

立秋要「少辛增酸」? |5種立秋保健食物首選

article-cover

現時天氣炎熱,但原來不知不覺已進入立秋了!8月7日立秋,傳統上立秋之後飲食要「少辛增酸」,究竟是為甚麼呢?

立秋作為夏秋天的交界時份,雨水變多,氣候濕邪,飲食要以淡補養肺為主,要補而不膩,可多吃潤燥食物如桂圓、紅棗、南瓜、雪梨、紅豆、秋葵等,也可適量食用酸性食物,例如柚子、蘋果、檸檬、柿、山楂、葡萄等,用以加強肝臟功能。

而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,代表炎夏即將過去,每下一次雨都會轉涼一次,但8月時份暑氣未消,會有「秋老虎」的說法。以往物質沒那麼豐富的農業社會,會在秋天進補多吃不同肉類,補償夏天沒胃口營養不均的損失,不過城市人物質豐盛,現今也不需要去特別吃肉,反而是一些蔬果,是立秋食物首選,一起來看看!


南瓜

立秋也是代表莊稼豐收的時節,也是南瓜的當造季節,南瓜是含潤燥功效的代表食物之一,同時又因為含有澱粉令人有飽足感,古時會被認為能儲備過冬的能量。其實南瓜營養豐富,富含蛋白質、胡蘿蔔素、維他命B、C和鈣等,還可以防癌,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。

秋葵

很多人不喜歡秋葵的黏液口感,但這些正是秋葵最有營養之處,這些黏液成分包括果膠、黏液蛋白等,可以減少油脂攝取、穩定餐後血糖,還可以保護胃壁,同時增加腸胃蠕動。在中醫理論中,認為「肺與大腸相表裡」,秋葵潤肺還能幫助消化,實是秋天食療佳品。

很多人不喜歡秋葵的黏液口感,但這正是它的最有益之處

黃瓜

立秋開始天氣漸變乾燥,咳嗽、鼻喉不舒服等「秋燥」症狀就開始出現,此時食用黃瓜就是好選擇,性平味甘又有解熱毒、生津止渴功效,更可去水腫,解燥又消暑,而且更能抗菌消炎呢!

紅豆

立秋後會有一段時間氣溫和濕度都較高,比較容易引起一起腸胃病,此時吃紅豆能促進血液循環、強化體力和增強抵抗力。紅豆含有大量蛋白質、醣類、維他命B、鐵及磷等營養,健脾益胃,同時利尿消腫、通氣除煩,可治療脾虛水腫等問題。

紅豆可增強體力,又可去水腫

柚子

秋天人體就會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舌乾燥、皮膚痕癢等問題,柚子味道酸甜,聞上去亦十分清香,可以促進食慾,而且含有大量維他命C,抗氧化超強,又可化痰止咳、消腫止痛,可抒緩秋天的慢性咳嗽、痰多氣喘。

▲ 即 Like Goodeal 早早鳥 專頁

▲ Follow Instagram @goodeal.hk 觀看精選內容

Bootstrap